close

恐怖時代的哲學:與尤根.哈伯馬斯&雅克.德希達對話 人文史地書籍推薦



恐怖時代的哲學:與尤根.哈伯馬斯&雅克.德希達對話



恐怖時代的哲學:與尤根.哈伯馬斯&雅克.德希達對話 評價

網友滿意度:



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書是 恐怖時代的哲學:與尤根.哈伯馬斯&雅克.德希達對話

你我都不斷思索 過去 存在 發生等議題

沒有答案所以我們不斷尋找

恐怖時代的哲學:與尤根.哈伯馬斯&雅克.德希達對話 讓我了解人文史地不同的面向

提升自我價值 也用不同角度看事情

我有分享給周遭的朋友

大家都很滿意

說是很感謝推薦給他們 害我都不好意思了

很開心能在博客來上發現 恐怖時代的哲學:與尤根.哈伯馬斯&雅克.德希達對話

我喜歡博客來是因為他對會員很好

折扣也很多

向我們這種書蟲最適合吃博客來網站為生了哈哈哈

這邊提供一些折價券給大家

從上面折價券連結的以索取~











攝影必修寶典:單眼攝影實戰手冊









鏡頭裡的小確幸。風景實拍完全手冊 (第二版)



博客來網路書店







恐怖時代的哲學:與尤根.哈伯馬斯&雅克.德希達對話



商品訊息功能:

商品訊息描述:



面對歷史,哲學有發言權嗎?

後911時代,關於全球恐怖主義議題的經典對話。

哈伯馬斯&德希達,首度於同一本書中思想交鋒。


後911全球恐怖主義時代,兩位當代歐陸哲學教父的思辯交鋒

偉大思想的碰撞,兩大哲學家針對當代重大事件的對決

博拉朵莉:「這是首次,哈伯馬斯與德希達同意一起出現於同一本書,

回答一系列相似的問題。本書的面市也能稱之為一個事件。」

特別收錄作者獨家中文版序言〈911之後:多元主義的毀滅與新生?〉

911是新事件嗎?什麼是「新」,什麼是「事件」?

「另一個世界」可能嗎?

如何寬容,怎麼好客?

本書與其他哲學著作不同,其構思起於特定的歷史事件——911恐怖攻擊事件。

事件發生後不久,哈伯馬斯和德希達先後訪美。博拉朵莉以訪談形式,分別就911此一特定事件與兩位哲學家對談,她的提問刻意求同,以突顯哈伯馬斯與德希達的思想歧異,有意讓它成為新的「德法思想之爭」,併置兩位哲學大師的不同觀點,也令本書張力十足。無疑,,哈伯馬斯與德希達間的異同,以及作者與哈伯馬斯、德希達三人的異同,使文本超越了個別、具體的歷史事件的範疇,引入了對於歐陸哲學傳統和人類總體歷史命運的沉思。

書題為「恐怖時代的哲學」(Philosophy in a time of terror)。顯然,前提為博拉朵莉對我們身處時代的性質認定,本書之任務即「對那些與恐怖主義攸關的最急迫問題進行哲學分析」。博拉朵莉認為,參與911事件的恐怖主義者並非一群烏合之眾或偶然聚合的個體,他們有明確的意識形態,此意識形態所反對的不只是美國霸權,更是自啟蒙運動時期以降、哲學家加以表述,最終於美國得到全面體現的哲學概念︰現代性和世俗化。

博拉朵莉認定哈伯馬斯和德希達是西方啟蒙思想的當代繼承人,因此迫切希望兩位對此作出回應,以他們從啟蒙思維承繼下來的武器解剖此事件,或進而加以還擊。同時,對於訪者這一跳躍式的指認,哈伯馬斯與德希達都以隱含的方式各自提出了不同看法,各自捍衛了哲學自身的榮譽及品格。

兩位思想家的分析儘管各有歧異,但他們一致同意,應對啟蒙運動進行反思,從中覓得911事件的真正根源。全書是本世紀初偉大思想的首次碰撞,也是思想與當代重大事件之間的關鍵交會。

本書重點

●911是新事件嗎?什麼是「新」,什麼是「事件」?

本書提醒我們,要思考這些問題,必須將其置於整體的哲學脈絡中,理解如何鑲嵌於哲學計畫,並據此對恐怖主義做出判斷。911是否為「新」、「事件」,顯然在此,哈伯馬斯與德希達持有不同看法。

●「另一個世界」可能嗎?

無論是因為扭曲的溝通情境,抑或是自體免疫的惡性迴圈,對哈伯馬斯與德希達來說,恐怖主義都表現出現代性的困境。因此,二人咸認,我們必須再思、重構另一個世界──超越現有的國家、國際、世界體系與概念,駛往「另一個航向」。

●如何寬容,怎麼好客?

因全球化而不斷遭遇他者的今日,兩位哲學家給予不同的建議──「寬容」(tolerance)及「好客」(hospitality)。哈伯馬斯認為,「寬容」是一種能夠讓自我與他者共同生活的方式,因此需要一個共同的標準,一條容忍的界線;對德希達來說,「好客」本身具有一種悖論困境。無條件好客必須銘刻在有條件的好客之中,有條件的好客作為痕跡與在場,說明了無條件好客的可能,二者不可分離。

好評推薦?? ?

我自己的經歷,是恐怖時代一個哲學家的經歷。我的故事,涉及歐洲和歐洲哲學傳統,哈伯馬斯和德希達是這個傳統中仍活躍且健在的兩個最偉大的喉舌。——作者 博拉朵莉

?

哈伯馬斯和德希達同意在同一本書中並肩攜手,就911和全球恐怖主義威脅這個主題,並駕齊驅,對一系列相似的問題提出回應。探討911恐怖襲擊造成的哲學和政治學後果。從911事件的震蕩餘波裡孕育而生,《恐怖時代的哲學》一書的出版也將成為一個事件。——Axel Paul書評

究竟公義如何在不斷的報復中體現?一個殺手殺掉另一個殺手就可以帶來和平嗎?無奈的是,「九一一」十三年過去,我們的人性依然在戰爭中沉淪;沒有勝與負,也沒有公義與和平,大家都是輸家,無法在泥沼中抽身而逃,這正是恐怖主義難解的原因。——世界新聞工作者 張翠容

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? 洪世謙? 審訂&導讀

究竟公義如何在不斷的報復中體現?一個殺手殺掉另一個殺手就可以帶來和平嗎?無奈的是,「911」十三年過去,我們的人性依然在戰爭中沉淪;沒有勝與負,也沒有公義與和平,大家都是輸家,無法在泥沼中抽身而逃,這正是恐怖主義難解的原因。——推薦者? 張翠容│世界新聞工作者(全文詳見:風傳媒,張翠容專欄,〈愈反愈恐──「911」十三年後新威脅〉;www.storm.mg/article/23568)

?

商品訊息簡述:

  • 譯者:葉佳怡
  • 出版社:南方家園

    新功能介紹

  • 出版日期:2015/05/13
  • 語言:繁體中文


恐怖時代的哲學:與尤根.哈伯馬斯&雅克.德希達對話


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tephehlitbj 的頭像
    stephehlitbj

    白秋的秘密日記

    stephehlitb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